找到相关内容714篇,用时7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立足人间胸怀净土

    福慧具足;成佛,悲智双运,福慧兼修;学佛不只为积集出世功德、智慧法财,同时还需要发世间资财,以成办佛教的文化、教育和慈善事业。财法两施,自他兼济,二谛无碍的正观,才是大乘中道思想与崇高德行。 ...佛教不同于神教者,修学佛法,出离三恶趣,而不以生天上为目标。人类具有智慧、梵行、勇猛的三特胜,不但为三途众生所不及,而且还超胜于天上。人间苦乐渗半环境,真是陶铸圣贤的大冶洪炉。即人而成佛,由人世的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1649217.html
  • 身与言辨——从禅宗说起

    体道”艰难。因而成佛实质上是身体力行。 在中国,禅宗一派的产生既是对拘泥于经书文字风的反动,亦是对成佛的一种新探索。据说达摩祖师主张“壁观”为安心法门,他“面壁而坐,... 这种主张明显开始颠覆传统的习佛。 从慧能强调顿悟成佛,其前提是人心不分贵贱,皆有佛性,但是要照见此本心则需要顿悟。虽然人心无贵贱,可是悟性有高低,绝大部分人的顿悟需要因缘,因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92053650.html
  • 往生与成佛——难行道与易行

    难行道与易行 学佛最后的目的,就是为了成佛。而在成佛的中间,必须经过许多修学的阶段。在修学成佛的过程中,修行的法门,依自力与他力的差别,而形成难行道与易行说。什么是难行道?什么是易行...脱生死与成佛的唯一安稳捷径。 姑暂不说十方世界的“净土”,就拿欲界兜率天“弥勒菩萨住处”来说,鼓励初学者修弥勒法门,往生“弥勒内院”,亲近弥勒,再随弥勒下生人间,完成人间净土的弘愿,总比鼓励未断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4475113.html
  • 学佛旨趣(下)

    法印讲堂 妙心写作读书会  阅读范围:    〈归敬三宝章〉(《成佛》(增注本),页1~35)(90年5月新版一刷)    〈佛教的财富观〉(下—9,页24~366)(89年10月新版一刷)    ...成佛》(增注本)(新竹:正闻,民90,新版一刷),页2。  2.印顺导师著《成佛》(增注本)(新竹:正闻,民90,新版一刷),页31。  3.印顺导师著《成佛》(增注本)(台北:正闻,民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774740.html
  • 出家真谛为何

    要身未出家而心已出家,方能真正发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心,悲智双运、福慧双修,精进勇猛地向“成佛”迈进。愿与诸仁者共勉!   本贴由果前于2002年8月07日19:31:35在乐趣园〖网海莲舟...众生,功德与利益方能圆满归向他;出家者不执着而超越出家定义,方能远离六十二种邪见,进入智者方能感受到,圣者所追求目标不生不灭永恒世界;出家者要降伏各式各样妖魔鬼怪,救度五众生,证得清净五眼(肉眼...

    果前

    |出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1239213095.html
  • 磨砖成镜

    怀让回答说:“我打算把它磨咸一面镜子。” 马祖困惑不解:“石砖怎么能磨成镜呢?” 怀让反问:“磨砖不能成镜,坐禅岂能成佛?”   马祖听后顿时醒悟。立刻俯首向怀让请教:“依你见怎 样才是正确的成佛?” 怀让问马祖:“这好比牛驾车,当车子不走的时候,是打车呢, 还是打牛呢?”   马祖不知该如何回答,沉默不言。 怀让继续说:“你坐禅的目的是为成佛.那么禅并不限于坐卧的形式。因为佛法无所不在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401716570.html
  • 一切恶人、逆缘皆当磨练、考验

      我们学佛这五十年当中,总结佛陀的教诲,也是我们自己修学的目标:“真诚”,处事待人接物一味真诚心,真、不假,诚、不虚伪,我用这心待人,不管别人用什么心对我。前面跟诸位说,摆在我们面前这个就是路,十条路,我走的是成佛。他走哪一条那是他的事情,各人走各人的,他不尊重我,我尊重他,他用虚伪心对我,我用真诚心对他,我不会受境界的影响。不能说他害我我就恨他,不可以!那我们真的被他害了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菩萨行|逆缘|逆增上缘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00321419431.html
  • 唯识学缘起论实质

    整体性根本依,还要对一切法存在的真实性进行诠释,更要为实证真实性转变整体性提供实践论和方法论。唯识学的缘起论的有效性也就是在于其具有“转依”的,可操作性。就大乘佛教本身而论,成佛是其根本问题,而唯识学确实是大乘佛教思想的终结,它全面系统深刻也把成佛阐释出来。“转依”就是成佛的实证原理。可以说唯识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存在性、真实性、实践性三者统一的理论体系。欧阳大师在《摄大乘论叙》中云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2141385.html
  • 十疑论师子觉

    不知有师子觉,生在外院的故事,凡是弘传弥勒法的,真谛、玄奘大师,以及无著、世亲的传记中,都没有此种记载,这只是别有用心者的故意传说而已。”(成佛一三二页)  印顺导师又说:“正念弥勒尊,求生彼净土...十疑论师子觉 常照法师   十疑论说:“又闻西国传云,有三菩萨,一名无者,二名世亲,三名师子觉,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,愿见弥勒,若先亡者,得见弥勒,誓来相报。师子觉前亡,一去数年不来,后世...

    常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5148574.html
  • 慈宗行法正命文

    胜妙福处,能与普贤广大行愿相契,诚不思议。成佛,事或有不同,理实无二致,欲行四无碍者,应化过分贬抑为随喜赞叹才是。  是此,具大悲心修普贤行者,不忘称念弥勒洪名,为其总持,则不啻为释尊心愿,亦为观音、普...三界六众生,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恶见所生,无有穷尽。即使诸佛菩萨开示种种权巧方便度脱,而众生仍做旋出旋入事。甚至无有出期者,所在多有;因此永沦于轮回者,实非诸佛菩萨所乐见。是此,释尊开示慈宗行法,...

    普贤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4348710.html